本处方由一位稀有血型(RH阴性血)准妈妈提供,这位准妈妈用药一个月,抗体效价降到安全范围。牛牛经过比对,把处方整理与大家探讨,因为各人的身体素质不同,药量不同,本处方是10副药的药量,增减抄写后与医生讨论,仅供参考,不过中药副作用小,药量的大小波动也不会太大: 棉茵陈100g 焦山栀60g 柴胡30g 黄苓60g 丹皮30 g 麦冬45 g 淡竹叶60 g 白花蛇舌草100 g 荆芥60 g 生甘草50 g 陈皮50 g 炒白术60 g 山药75 g 苏梗60 g 水煎服 早晚各一次,一副药煎两次。 以上草药的药用: 1、棉茵陈:白蒿,学名茵陈蒿,别称茵陈或绵茵陈。其茎叶可入药《本草纲目》载:气味苦,平、微寒,无毒。功能主治: 风湿寒热邪气。热结黄疸,久服轻身益气耐老。面白长年。白兔食之仙。治通身发黄,小便不利,降低头热,去伏瘕。通关节,去滞热,伤寒用之。 2、焦山栀:果实:泻火除烦,清热利尿,凉血解毒。用于热病心烦,黄疸尿赤,血淋涩痛,血热吐衄,目赤肿痛,火毒疮疡;外治扭挫伤痛。 根:泻火解毒,清热利湿,凉血散瘀。用于传染性肝炎,跌打损伤,风火牙痛 红花: 活血通经,散淤止痛,用于闭经,痛经,恶露不行,症瘕痞块,跌扑损伤,疮疡肿痛。 3、柴胡:清虚热中药,用于感冒发热、寒热往来、疟疾、肝郁气滞、胸肋胀痛、脱肛、子宫脱落、月经不调。 用药禁忌 (1)、肝阳上亢,肝风内动,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。 (2)、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,表面密生环节,有毒,不可当柴胡用。 4、黄苓:[性味及功效] 味苦,性寒。有清热、燥湿、解毒、止血的功能。用于发热烦渴。肺热咳嗽、泻痢热淋、湿热黄疸。胎动不安、痈肿疔疮、目赤肿疼、吐衄下血。主要清肺火上焦火的,还有止呕安胎的作用. 5、丹皮:《本草纲目》:“滋阴降火,解斑毒,利咽喉,通小便血滞。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,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。赤花者利,白花者补,人亦罕悟,宜分别之。”现代研究,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;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;牡丹酚有镇静、降温、解热、镇痛、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、利尿、抗溃疡等作用。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;活血散瘀。温热病热入血分;发斑;吐衄;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;阴虚骨蒸潮热;血滞经闭;痛经;痈肿疮毒;跌扑伤痛;风湿热痹。 6、麦冬: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 【功能与主治】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用于肺燥干咳,虚痨咳嗽,津伤口渴,心烦失眠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,咽白喉。 7、淡竹叶:中药名,主治:胸中疾热、咳逆上气、吐血、热毒风、止消渴、压丹石毒、消痰、治热狂烦闷、中风失音不语、痛头风、止惊悸、瘟疫迷闷、杀小虫、除热缓脾。 8、白花蛇舌草:成药味苦、淡,性寒。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、消痛散结、利尿除湿。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。在临床实践中,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,可治疗多种疾病。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肺热喘咳;咽喉肿痛;肠痈;疖肿疮疡;毒蛇咬伤;热淋涩痛;水肿;痢疾;肠炎;湿热黄疸;癌肿。 9、荆芥:味平,性温,无毒,清香气浓。荆芥为发汗,解热药,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。能镇痰、怯风、凉血。治流行感冒,头疼寒热发汗,呕吐。 主治病证 解表散风,透疹。用于感冒,头痛,麻疹,风疹,疮疡初起。炒炭治便血,崩漏,产后血晕。 (1).外感表证。本品辛散气香,长于发表散风,且微温不烈,药性缓和,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。对于外感表证,无论风寒、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,均可广泛使用。 (2).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。 (3).疮疡初起兼有表证。 (4).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等多种出血证。 10、生甘草:性味归经 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 。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 11、陈皮:陈皮,别名:橘皮、贵老、红皮、黄橘皮、广橘皮、新会皮、柑皮、广陈皮。 性味归经 温;辛、苦;归脾、肺经 临床应用 1.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。橘皮辛散通温,气味芳香,长于理气,能入脾肺,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,又能行气宽中,用于肺气拥滞、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等症。常与木香、枳壳等配伍应用。 2. 用于湿阻中焦、脘腹痞胀、便溏泄泻,以及痰多咳嗽等症。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,故常用于湿阻中焦、脘腹胀闷、便溏苔腻等症,可配伍苍术、厚朴同用。又善于燥湿化痰,为治湿痰壅肺、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,每与半夏、茯苓同用。 3.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、消化不良,以及恶心呕吐等症。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饮食减少、消化不良、大便泄泻等症,常与人参、白术、茯苓等配合应用。因其既能健脾,又能理气,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,可使补而不滞,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。 此外,橘皮又能和中,可治胃失和降、恶心呕吐,若胃寒呕吐,可与生姜同用;胃热呕吐,又可配伍竹茹、黄连等药同用。 12、炒白术: 白术功效能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安胎.白术生用则燥湿和中作用较强;炒用则性较缓,补益脾脾胃的作用较强. 13、山药:山药味甘、性平,入肺、脾、肾经;不燥不腻; 具有健脾补肺、益胃补肾、固肾益精、聪耳明目、助五脏、强筋骨、长志安神、延年益寿的功效; 主治脾胃虚弱、倦怠无力、食欲不振、久泄久痢、肺气虚燥、痰喘咳嗽、肾气亏耗、腰膝酸软、下肢痿弱、消渴尿频、遗精早泄、带下白浊、皮肤赤肿、肥胖等病症。 药理作用 山药水提液的体外实验表明, 具有促进干扰素生成和增加T 细胞数的作用。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研究中, 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Cu2 + 对γ 球蛋白的变性作用, 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。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,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。 山药原名薯蓣, 补而不滞, 不热不燥, 能补脾气而益胃阴,而补肺益肾只能作为辅助之品。在许多抗衰老方剂中常配伍山药应用。 《本草纲目》概括五大功用“益肾气,健脾胃,止泄痢,化痰涎,润皮”山药煮粥或者用冰糖煨熟后服用,对身体差、肠炎、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。 1.补益脾胃:治疗脾胃虚弱、泄泻、体倦、食少、虚汗。 2.益肺滋肾:本品不寒不燥,味甘质润,可治疗肺肾虚损的消渴、遗精、带下等病证。 14、苏梗:性味归经: 辛,温。归肺、脾经。 功能主治: 理气宽中,止痛,安胎。用于胸膈痞闷,胃脘疼痛,嗳气呕吐,胎动不安。 药性说明 紫苏辛温行散,叶轻如肺,能发散风寒、宣肺止咳;梗如脾胃,善于行气和中,理气安胎。故为风寒咳嗽、脾胃气滞所常用,此外,又解鱼蟹之毒。 发汗解表(苏叶较佳):用于风寒感冒,咳嗽痰多。主治风寒感冒,恶寒无汗;风寒犯肺,咳嗽痰多;外感风寒,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。 行气宽中(苏梗、苏兜较佳):用于脾胃气滞,胸闷呕吐。本品为行气宽中,行气止呕良药,兼有理气安胎之功。 解鱼蟹毒(苏兜较佳):适于鱼蟹变质,食后吐泻、腹痛。 牛牛整理于2010年12月22日9:20
RH阴性血女生怀孕期间抗体效价增高中药调理处方
来源:
作者:
时间:2013-09-08
Tag:
点击:
本站为中国真正公益的稀有血型网站,请您看到的同时,转发给您知道的稀有血型朋友,加入我们的稀有血型联盟血库,有您的支持,我们将更加努力为稀有血型朋友服务!
0
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查看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热点关注